【2011.03.14/聯合報/彭慧明報導】
行政院院會通過的數位匯流發展方案,期待將台灣成為寬頻島、數位內容生產中心。但一個廣電三法的修正案,卻還在政府間接投資10%、或是擔心媒體被實質控制的概念上打轉。當台灣的閱聽眾可以從網路、電視甚至智慧手機輕鬆得到各種訊息時,我們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概念,還停留在二十年前著重內容管制和審查的時代。
NCC最近剛提出的廣電三法修正案,終於將原本黨政軍退出媒體的保守思想修改為「政府可間接持股百分之十」,這項法令的修改,幫所有民間業者解了套,卻卡住了公股持股比率高的中華電信,仍不得透過實質經營媒體方式,以充實網路視訊平台MOD之頻道內容。
這顯示了主管機關對於媒體的概念,還停留在媒體足以影響閱聽人、足以造成天翻地覆效果,擔心媒體受到黨政軍的控制。
殊不知數位匯流時代,閱聽人得知訊息的管道多元,真正成熟的數位平台上,頻道可以有數百個,閱聽人的選擇更多,政府持股十趴或是全部開放,對閱聽人選擇媒體,根本沒有影響。反而持股比率與實質控制限制,讓中華電信無法實質經營媒體頻道,不能提供足以和有線電視業者公平競爭的另一個收視環境,MOD難成氣候,並非消費者之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