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

11

【2011.02.13/旺報/記者廖珪如/整理報導】




當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正在以加速度由創意產業淪落為製造業,各種類型的門戶新聞網站時,2010年微博的異軍突起,毫無疑問成了推進和塑造中國人公眾生活最有力的武器,它及時地扛起了互聯網最具魅力的兩大價值:自由和平等。



宜黃拆遷事件是最具里程碑的一幕。微博極大地拓寬了人們參與公共生活的途徑,降低了參與成本,但它更大的功能還在於,讓公眾體驗了自由言說的快感。當然,我們也不可避免地承擔了這種肆無忌憚的自由帶來的傷害。所以,有人這樣描述微博: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,年輕人不再蒙昧地相信權威;然而這又是一個最壞的時代,反抗權威的言論又輕易地被相信。



Facebook、Twitter的新技術,不斷創造新的公共領域和空間,同時也為新的操縱、社會控制和傳統地位的鞏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豐富著全社會的公共生活,卻又不可避免地削弱著人們的行動力,「圍觀改變中國」正在成為一句流行的口號,當人人都樂於表達,習慣圍觀,而耽於行動時,社會的活力表面上看起來在增加,但事實卻是在喪失。



全文轉引自:www.chinatimes.com.tw

10

【2011.02.16/鉅亨網/記者陳姿延/編譯】




美國有線電視營運商與家電廠商展開合作已成為趨勢,近年來有線電視也逐漸順利進入Smart TV。市場研究機構DIGITIMES Research指出,前2大營運商Comcast與Time Warner Cable (TWC)同意讓三星(Samsung)與Sony的Smart TV接收有線電視頻道的節目。預期在不久的將來,家中Smart TV就可透過網際網路收看有線電視,不需另接STB。



有線電視營運商向來視網際網路為洪水猛獸,主因網際網路上的影視內容多,可提供收視戶另一個隨選、甚至便宜的收視選擇,會降低收視戶對有線電視系統的依賴。DIGITIMES分析,目前家電廠商所推出的Smart TV,正藉由網際網路帶進視訊服務,因此Smart TV可謂有線電視營運商的新興威脅。



DIGITIMES認為,在此情形下,有線電視卻仍願與Smart TV合作,顯示營運商已認為,透過網際網路直接將內容傳送到平面電視的解決方案已成潮流。



對Smart TV而言,與有線電視業者的合作,不只是帶進新的內容,更象徵著過去營運商與頻道商之間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,有機會藉此打破,進而使Smart TV可個別引進主流有線電視頻道,收視戶未來反而更不需訂閱有線電視。



全文轉引自:http://news.cnyes.com/